欢迎访问民生法制网 - 关注民生 弘扬法制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焦点关注 | 法制新闻 | 新法速递 | 法案释疑 | 普法社区 | 律师之窗 | 经济与法 | 司法前沿 | 检察风云 | 法苑撷英 | 警界采风 | 学术论文 | 新闻调查 | 红绿灯 | 法制故事 |
  房产 | 食品 | 旅游 | 汽车 | 教育 | 环保 | 健康 | 保险 | 就业 | 体育 | 互联网 | 人物 | 文化 | 金融 | 娱乐 | 女人 | 活动推介 | 网站公告 | 法律服务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教育 > 正文内容
会员帐号: 登录密码:
82.6%受访者认为第一份工作对职业生涯重要
发布时间:2017/5/23 20:28:45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佚名  视力保护色:
浏览次数:54061次 【大字 中字 小字】【打 印

  毕业季临近,一年一度的“春招”也已接近尾声。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都将迎来人生中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工作。面对第一份工作,有的人心怀期待,也有人充满顾虑。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7.9%的受访者第一份工作“专业不对口”,82.6%的受访者认为第一份工作对职业生涯重要,44.9%的受访者找第一份工作时最看重薪资,33.9%的受访者认为日后转行很难,一定要入对行。

  受访者中,00后占1.1%,90后占23.8%,80后占51.4%,70后占17.6%,60后占4.9%,50后占1.1%。

  47.9%受访者的第一份工作“专业不对口”

  王青(化名)今年上大四,在北京某二本院校读金融学专业。今年2月考研失败后,王青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找工作“大军”。“大多数金融专业的对口岗位,对学历的要求都是研究生起步,有些甚至要求本科、研究生均在985、211院校就读。”在专业对口的范围内没能找到合适工作的王青,扩大了找工作的范围,“只要有资格投简历,都会试试看”。最终,王青找到了某互联网公司财经板块的运营岗位。

  调查中,47.9%的受访者第一份工作“专业不对口”,44.3%的受访者“专业对口”,7.9%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张扬曾就读于北京某高校化学专业,春季研究生毕业后,到了某化学研究所工作。对于第一份工作,张扬觉得很满意。“我本科和研究生读的都是化学相关专业,很多以前学到的知识现在都派上了用场”。此外,张扬还表示,研究所的工作相对单纯,工作环境比较舒适。

  而王青觉得,一份工作很难用“满意”或“不满意”进行单方面评价。“每个人都想找到好工作,但不可能完全如意。所以我们最后选择的工作,往往是自己可选范围内相对满意的那一个”。

  调查显示,51.9%的受访者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表示满意,17.7%的受访者不满意,30.4%的受访者觉得一般。

  44.9%受访者找第一份工作时最看重薪资

  调查中,82.6%的受访者认为第一份工作对职业生涯重要,其中24.1%的受访者认为非常重要。

  “第一份工作是职业生涯的‘起跑线’。”深圳某互联网公司HR董晨康表示,在筛选简历时,如果求职者非应届毕业生,其工作经历往往比学历更受关注。“学历只能提供一个人的基础信息,是保障能力的一条底线;而工作经历却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真正的水准和潜力”。董晨康坦言,如果求职者曾在规模大、发展快、知名度高的公司工作,则容易受到更多的青睐。相反,如果求职者曾经工作的公司较小,HR会进一步了解其任职期间具体的工作成果,“也可能直接淘汰”。

  已经参加工作3年的高哲锋(化名)目前是一名公务员。入职时,他想要先工作3~5年,再尝试换工作,丰富自己的经历。可当他提出辞职的想法时,却遭到了家人的普遍反对。“父母觉得,现在的工作既体面又稳定,盲目辞职属于‘没事找事’”。

  面对第一份工作,毕业生心中都怀有不少期待。数据显示,薪资(44.9%)、职位(40.1%)和工作环境(36.6%)是受访者最在意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依次有:能否让自身成长(35.4%)、公司和单位的名气(32.1%)、是否有晋升机会(27.2%)、自己对工作是否感兴趣(26.9%)、工作城市(26.8%)、能否解决户口(18.2%)、工作地与住所的距离(17.6%)、团队活力(14.3%)、工作的自由度(12.7%)、工作伙伴的水平(12.4%)和亲戚朋友的建议和态度(7.7%)等。

  “看各种招聘广告时,最先关注的始终是薪水。”王青觉得,无论工作环境、工作压力怎样,“高薪酬”的工作都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董晨康则觉得,毕业生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不必把“挣大钱”作为第一要务,应该更多地关注工作对自身成长的帮助。“工作收益不能只靠钱来衡量。有些岗位或许薪水并不算高,但却能让你学到宝贵的实操经验,在行业内积累人脉。这些都是比‘高薪水’更加长远的收益”。

  44.6%受访者觉得应该“骑驴找马”,33.9%受访者认为一定要入对行

  找工作时,张扬主要通过校园招聘会投递简历、联系单位。“一般参加校内招聘的单位,用人需求相对较大。校招也自动过滤掉了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竞争者,所以应聘成功的概率会变高”。

  对于寻找工作的渠道,50.7%的受访者通常选择人才招聘市场,45.7%的受访者选择在线招聘网站或App,44.2%的受访者通过朋友熟人介绍,32.1%的受访者参加校园招聘。其他渠道还有: 公司网站(18.3%)、微博微信(12.0%)、线下实体中介(9.1%)和实习(6.0%)等。

  张扬觉得,第一份工作的“起点”高低并不重要,但“方向”尽量不要出错。“至少应该想清楚自己打算朝哪个方向发展,哪怕起点不高,也能逐步积累”。

  高哲峰则认为,应该在入职前适当了解公司单位的层级架构,找一份晋升渠道相对顺畅的工作。“相比于常年待在大公司的基层,能在小公司里一展身手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对于第一份工作,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态度。调查中,44.6%的受访者觉得应该“骑驴找马”,先找到一个,再考虑换更好的;33.9%的受访者认为日后转行很难,一定要入对行;29.0%的受访者觉得应该“一步到位”,第一份工作就要找到满意的;22.3%的受访者表示要顺其自然;22.0%的受访者认为平台很关键,一定要找到“大舞台”;15.6%的受访者表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小一点的公司反而更容易“出头”。

  “无论什么工作,都应该摆正心态,一步一个脚印。”董晨康建议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们,不要好高骛远,努力在现有的岗位上作出成绩。“比起职位头衔和公司背景,你自己真正作出的工作成绩,才是个人能力的最好证明”。

  受访者中,27.8%的人工作10年以上,30.8%的人工作5~10年,22.9%的人工作3~5年,12.1%的人工作1~3年,3.3%的人为应届毕业生,1.9%的人尚未毕业。

【责任编辑:民生法制网】 

【82.6%受访者认为第一份工作对职业生涯重要】 相关信息
  紫云自治县教育系统召开新冠疫苗接种暨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议 [3-25]
  紫云自治县举行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资助业务培训 [3-18]
  上海重拳整治教育培训机构 “拔高”需求关不住? [8-8]
  思考:清华北大不对参观者作限制又会怎样? [8-8]
  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何被“歪楼”?如何“好心”做“好事”? [8-8]
最新图片新闻
民生法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民生法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民生法制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民生法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它报纸或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民生法制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30日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网站公告 更多>>>
热点图片新闻
永善县召开2017年征兵工作
 

    &nb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法律声明 | 隐私条款 | 付款事宜 | 广告服务 | 理事单位 | 通讯员 | 网站留言 |
Copyright(©)2006-2021 民生法制网 版权所有  IE5.0以上1024*768分辨率最佳
本站网络实名:民生法制网 网站法律顾问:柯彬慧  备案经营许可证号:豫ICP备1804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