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生法制网 - 关注民生 弘扬法制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焦点关注 | 法制新闻 | 新法速递 | 法案释疑 | 普法社区 | 律师之窗 | 经济与法 | 司法前沿 | 检察风云 | 法苑撷英 | 警界采风 | 学术论文 | 新闻调查 | 红绿灯 | 法制故事 |
  房产 | 食品 | 旅游 | 汽车 | 教育 | 环保 | 健康 | 保险 | 就业 | 体育 | 互联网 | 人物 | 文化 | 金融 | 娱乐 | 女人 | 活动推介 | 网站公告 | 法律服务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教育 > 正文内容
会员帐号: 登录密码:
贫困女大学生资助三学生 卖废纸发传单三年捐两万
发布时间:2017/5/16 20:58:32 信息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佚名  视力保护色:
浏览次数:54801次 【大字 中字 小字】【打 印

  5月中旬,炎炎夏日已近,重庆市大足区龙西中学的初三学生苗苗、钟茜和海阔(均为化名)坐在课桌前握紧笔头,为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来临的中考做最后的冲刺。

  这三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有三个共同点,一是成绩优异,二是家庭贫困,第三,他们都是在“莎姐姐”的资助下读完初中。

  他们知道的是,“莎姐姐”是现在正在成都师范学院读大三、学画画的汤丽莎。他们从初一开始就不定期地收到“莎姐姐”汇来的生活费以及寄来的新衣服和营养品,总金额接近2万元。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莎姐姐”的家庭和他们同样贫苦,更不知道的是,“莎姐姐”为了养自己和保障他们的生活费,先后做了十多份兼职:擦皮鞋、卖废纸、发传单、做助教……才积少成多,汇集成了他们的“初中基金”。

  家境贫困的女大学生 兼职资助三个贫困生读完初中

  老师:“没想到她这么不容易”

  前几日,重庆市大足区龙西中学初三某班的班主任唐老师联系上成都商报记者,恳请记者一定要关注一个“特别不容易”的女大学生,叫汤丽莎,现在在成都师范学院上学。

  不容易在哪?唐老师用急切的语气在电话那头列起了一二三。

  “第一,汤丽莎三年来一直坚持资助我们班的三个贫困生,要不是她,可能三个家庭连娃娃的生活费都给不起。”

  受到资助的三个贫困生正是苗苗、钟茜和海阔。苗苗的父亲是残疾人,有一个年幼的弟弟,靠母亲在工地做高强度的体力活——扎铁,艰难地维持一家四口的生活;海阔的父母分别身患心脏病和糖尿病,一家人至今仍然住在高山上的土房子里;钟茜是一名失依儿童,父亲杳无音信,母亲改嫁他乡,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海阔的妈妈告诉记者:“如果不是莎姐姐这几年的帮助,都不知道从哪里匀出钱让娃儿读初中。”

  “第二,我以前是汤丽莎的班主任,知道她家庭也比较贫困,爸爸是乡村教师,收入两千多,全家就靠这点钱,妈妈在家照顾瘫痪的奶奶。第三,是我才知道不久的,也是她最不容易的一点,就是她这几年给学生的钱,都是她擦皮鞋、到处教小朋友画画,几十块几十块攒下来的。”唐老师告诉记者,三年前汤丽莎提出要资助学生时,并没有问她钱从哪里来。“以为学画画的她本着一技之长,画的画能在成都这种大都市里卖出好价钱。直到她前段时间和我聊天说起这些经历,我才知道她原来这么不容易。”

  擦皮鞋、卖废纸、一周跑三个机构上课 自己一个月生活费不到200块

  汤丽莎:“当然会有觉得难的时候”

  13日,记者在成都师范学院大门口见到了21岁的汤丽莎,蓝衬衣、小白鞋、及腰的黑色直发和圆框眼镜后未施粉黛的脸,瘦瘦的汤丽莎看起来和校园里其他女大学生别无二致。

  穿过校园的路上,她和记者聊起这三年来的兼职经历。正巧经过美教楼下的垃圾桶,她指着旁边几大包半米高的黑色塑料袋说:“我也在楼里收过学生画画用废的纸,这样装起来拖出去卖。”“一般收7包,1包能卖几块钱。”记者提了提,一只手只能拖动一包。

  除了收废纸,汤丽莎发过传单,大一时还擦过一年的皮鞋。“自己找废弃木料做了鞋架子、网上买了鞋油。”一到周末,她就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跑去城里的车站、地铁站口人流量大的地方扎摊擦皮鞋。

  这期间的经历被她用小段小段的文字记在手机里,有辛酸的:“一些同行怕抢了生意,请来顾客擦皮鞋,说擦得不干净,不给钱就走了。”也有温暖的:“大叔问:‘这么年轻怎么出来擦鞋?’我不好意思地说:‘体验一下生活的艰辛,也给自己挣生活费,也帮贫困生汇点生活费。’擦完后,大叔硬要给100说献爱心,同时招来围观的人,向他们解释我的身份,一些人也许被感动,也排着长队叫我擦鞋。这一天收入最多的,将近1000元。”不过汤丽莎告诉记者,自己不是祥林嫂式的人,见人就说自己身份,有时与别人交流多了才说出在帮助几个贫困生。

  后来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她终于找到了培训机构助教的兼职。教小孩画画,从一节课30元到现在一节课80元。上学期她一周跑3个机构,一周能挣一两千。收入比擦皮鞋高了不少,寄给三个孩子的钱也从每个月几十到现在每个月三五百,但她自己的生活仍然节俭。

  走进汤丽莎的寝室,记者看到她上铺床边的绳子上挂着不到十件衣服,从羽绒服到T恤,汤丽莎说那是她从冬到夏的所有衣服,都穿了好几年。她指了指身上的蓝衬衣,“这还是为了明天面试向朋友借的。”除了不买衣服,汤丽莎坚持吃食堂节省开支,“早上稀饭馒头一块钱,中午两个素菜3块,一个月生活费只用一百多。”她坦然,“当然会有觉得难的时候,累得起不了床。但是想起几个学生,就起来了。”

  植根心底的教师情节

  立志要帮助有希望的学生

  受助学生:“以后会像莎姐姐一样,把善意传递下去”

  家庭并不富裕,自己的生活如此清俭,为什么还要坚持资助别人?

  汤丽莎指着寝室桌子上厚厚一摞的教辅资料,有点答非所问地告诉记者她正在为专升本考试做准备,“我现在是广告设计专业,不能当老师。所以希望能考上本校的美术教育专业,提升自己,以后当一名美术老师。”

  当老师,是汤丽莎从高中开始就给自己定下的职业规划。教师情结从小就植根在她心里,“从亲身经历来说,我的爸爸是一名尽责的乡村老师,我读书时也遇到很多老师给了我好的影响。所以我知道对于下一代来说,一个好的老师非常重要。”

  但是目前还在为学业奋斗的汤丽莎,尚不能承担起这样的职责。所以她首先想到的是用钱帮助母校里的贫困学生。“那三个学生都非常优秀,很有希望,他们需要好的平台,我不希望让他们因为钱的关系不能上高中、考大学。”

  班主任唐老师介绍,三个孩子在班上都非常努力,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中考应该都能考上大足的好高中。“如果不是汤丽莎的资助,像钟茜家里的情况,上初中的条件都没有。”记者联系钟茜时,因为她家里没有电话,最后是通过邻居才联系上正在家里干农活的她,一听是“莎姐姐”的事,声音一直怯怯的钟茜说话突然大声了起来,她说:“我以后会像莎姐姐一样,有能力了就去帮助和我一样的贫困生,把善意传递下去。”

  还有不到一个月,这三个初中生就要顺利毕业。欣喜的同时,汤丽莎也在为学生们即将面临的高中费用发愁。因为高中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外,三个学生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学杂费加起来高达数万块。“我会尽力的,等考试完了我就再去找兼职。”汤丽莎说道,一点也没有要退缩的样子。(成都商报记者 尹沁彤 摄影记者 王效)

【责任编辑:民生法制网】 

【贫困女大学生资助三学生 卖废纸发传单三年捐两万】 相关信息
  紫云自治县教育系统召开新冠疫苗接种暨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议 [3-25]
  紫云自治县举行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资助业务培训 [3-18]
  上海重拳整治教育培训机构 “拔高”需求关不住? [8-8]
  思考:清华北大不对参观者作限制又会怎样? [8-8]
  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何被“歪楼”?如何“好心”做“好事”? [8-8]
最新图片新闻
民生法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民生法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民生法制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民生法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它报纸或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民生法制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30日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网站公告 更多>>>
热点图片新闻
永善县召开2017年征兵工作
 

    &nb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法律声明 | 隐私条款 | 付款事宜 | 广告服务 | 理事单位 | 通讯员 | 网站留言 |
Copyright(©)2006-2021 民生法制网 版权所有  IE5.0以上1024*768分辨率最佳
本站网络实名:民生法制网 网站法律顾问:柯彬慧  备案经营许可证号:豫ICP备1804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