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6日电(记者 丁峰)在6日举行的斯迈夫大会中国路跑产业高峰论坛上,新华网体育副总编辑王恒发表题为《马拉松:城市灵魂与媒体精神的融合》的发言。王恒认为,逐渐深入人心的马拉松真正唤醒的不是钢筋水泥和城市风景,而是包裹我们内心的柔软文化和滋养一方的城市灵魂,他还提出应将媒体精神与马拉松运动相融合,丰富城市内涵,促进城市灵魂的形成。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开始度过千城一面的儿童期,进入自我定义的青春期,由此有了“城市名片”的提法。马拉松也被各个城市作为对外推介、期待认同的名片之一,最惯常的一种操作手法就是把城市市政建设最好、风景最美的一段进行“盆景式”集中呈现,而这种手法可能难以沉淀城市的人文和灵魂。
对于这种城市和马拉松发展模式,王恒表示:“我们认为,马拉松真正应该唤醒的,不是钢筋水泥外壳,也不是青山绿水美颜,而应是包裹你我人心的柔软文化、滋养一方水土的城市灵魂。”
那么,如何通过马拉松去唤醒城市灵魂?王恒提出一种思路——将媒体精神融合其中。
马拉松作为一个城市的灵魂容器,可以让参与者在一天之内,集中体验举办城市的特色文化。不可否认,很多情况下,跑友体验的是盆景、是皮毛,而不是人文和灵魂。
而就如何将媒体精神与马拉松运动相融合,王恒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发挥专业主义,了解城市骨子里的东西
“除了一线城市的马拉松赛以及为数不多的国际田联金标赛事,中国的马拉松举办城市大多数还在以政府支持,以完赛为目的初级形态中‘裸跑’,跑过大路就行,跑过地标就行。”在他看来,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王恒以新华网运营的“广安国际红色马拉松赛”为例,阐述了专业媒体挖掘城市文化精髓的过程。
“广安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家乡,红色是这个城市的基因。在运营之前,新华网运营团队在这个城市住了两个月,以媒体的专业主义,分析这个城市的文化,分析每一个地标的故事,走访每一个老街,采访7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要看这个城市的县志。可以说,现在没有一个赛事运营公司能做到我们这样去了解城市的。”
传播价值文化,让城市的精神显性化
王恒表示,广安红马的主题是“致富思源看广安 富而思进中国梦”,主题综合了两种提法,即“改革开放”和“中国梦”。
同时,新华网运营团队还为广安提出了城市营销语——“心宽广 安天下”,所有的赛事宣传全部围绕这个城市营销语展开,从城市经济文化,到跑者故事,全部融合在这里面,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王恒表示,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为广安市的城市语言。
弥合社会共识,让城市文化积淀成魂
王恒还认为,媒体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通过议题设置,弥合社会共识,而在这一点上,与马拉松异曲同工。
“在古希腊,一个城邦通常会把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当做狂欢的节日,通过体育来团结市民社会,唤醒城市灵魂。而现在,马拉松正在通过一场场规模化的体育社交活动,塑造城市情绪和潜意识。”
“新华网正在与中国田协联合推出‘韵动中国’系列特色赛事,专注挖掘区域独特的文化底蕴,使之与马拉松‘挑战自我、拼搏向前’的文化深度交融,进一步丰富城市内涵、凝聚公众精神、激发昂扬斗志。”
据了解,新华网目前和田协联合推出的“韵动中国”就是以媒体精神挖掘区域文化底蕴,并与马拉松文化融合从而丰富城市精神,促进城市精神沉淀的生动案例。
最后,王恒还明确了新华网体育的定位,即中国体育传播与产业整合运营商,表达了期待与体育产业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