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生法制网 - 关注民生 弘扬法制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焦点关注 | 法制新闻 | 新法速递 | 法案释疑 | 普法社区 | 律师之窗 | 经济与法 | 司法前沿 | 检察风云 | 法苑撷英 | 警界采风 | 学术论文 | 新闻调查 | 红绿灯 | 法制故事 |
  房产 | 食品 | 旅游 | 汽车 | 教育 | 环保 | 健康 | 保险 | 就业 | 体育 | 互联网 | 人物 | 文化 | 金融 | 娱乐 | 女人 | 活动推介 | 网站公告 | 法律服务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健康 > 正文内容
会员帐号: 登录密码:
抑郁症不仅是“心病” 及早规范诊治摆脱抑郁困扰
发布时间:2017/4/5 12:45:27 信息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视力保护色:
浏览次数:11481次 【大字 中字 小字】【打 印

       新华网北京4月5日电(王坤朔)抑郁症,已经成为现代人越来越熟知的一种精神心理疾病,但人们对抑郁症普遍存在很多认识误区。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抑郁症已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疾病负担,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第二大高致残性疾病,仅次于冠心病,抑郁症防治刻不容缓。近日,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药理研究室主任司天梅教授共同做客新华网,深入解读目前抑郁症的发病与防治情况,给出防治抑郁症的科学、规范方式。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药理研究室主任司天梅教授做客新华网 新华网 杨锘摄

       抑郁症可防可治 尽早干预提高疗效

       杨甫德表示,抑郁症已经成为我国常见心理精神疾病,尤为需要关注的是,其治疗率不到10%。抑郁症存在“四高四低”的现象:高患病率、高自杀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识别率、低有效率。

       “造成抑郁症治疗率低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存在误区,经常认为是由于压力过大、遇到挫折才发生,对患抑郁症有病耻感。” 杨甫德强调,患者和家属要正视抑郁症问题,任何原因导致的长时期情绪不好,都应及时就医,科学诊治。

       司天梅表示,抑郁症是一种有生物基础的心理精神疾病,并不是“心病”、性格问题。目前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在某些特殊的脑区,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和功能出现了紊乱,患者表现出相应的焦虑、抑郁情绪,睡眠障碍或兴趣不足等症状。现有的抑郁症药物主要通过调节这些神经递质,让它们之间产生新的平衡来治疗抑郁症。

       “人们一般认为抑郁症是情绪问题,其实这些情绪是脑内的变化引起的。情绪高低、有没有食欲、睡眠如何,都是大脑中化学物质不平衡引起的。”司天梅说。

       由于抑郁症与自杀密切相关,人们对抑郁症心怀恐惧。杨甫德表示,抑郁症不但可防可治,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实现治愈。“在抑郁症发病半年内得到正规、科学、及时、有效的治疗,痊愈率会更高、复发率更低,将来治愈得会更好,要树立早发现、早治疗理念。”杨甫德说。

       杨甫德同时强调,治疗抑郁症要注意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联合。其中,药物治疗是基础,轻度抑郁症也要尽早进行药物治疗。据了解,目前抗抑郁药很多,对中重度患者效果不错。同时,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加强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在治疗过程当中,要持续正规、足疗程用药,制定严谨、科学的治疗方案,不能随意而为。”杨甫德说。

       抑郁症是慢性疾病 自我管理很重要

       有人将抑郁症称为“心灵感冒”,的确,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精神疾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康复周期也较为漫长,并且较易复发。

       “抑郁症是慢性疾病,药物治疗起效很慢,通常起效需要2周左右时间,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情绪就改善了,有了活力和精力,而不像吃退烧药就能退烧一样。”司天梅说。

       杨甫德表示,在抑郁症的长期治疗过程中,要树立一种以年为单位的治疗理念,要在更长的时间里进行系统治疗,防止复发。

       大众对于抗抑郁药经常会陷入误区,有抵触心理,例如惧怕不良反应,不愿长期服药等。司天梅表示,抗抑郁药大多数的不良反应出现在治疗早期,例如焦虑、失眠、恶心等症状,一般在一周左右时间会消失。抑郁症治疗是长期过程,擅自停药会出现停药反应,症状也可能会出现波动。要定时看医生,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司天梅表示,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要注重自我管理,应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患者、家属要了解可能引发抑郁症的因素,例如家庭的教育方式、相处方式、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等。

       第二,要坚持治疗。及时监测情绪变化和不良反应,防止在治疗过程当中已经稳定的情绪又出现波动。

       第三,患者要监测自己长期服药中的问题,与医生沟通,及时处理。

       此外,药物治疗是方法之一,病人还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情绪有所改善后,但精力不足、容易疲乏,这就要坚持锻炼,例如做有氧运动他康复有所帮助。

       “在疾病缓解期,有可能在生活当中一点的小事,例如和人发生冲突,或者遇到挫折和困难,就很容易导致病情波动和复发。长期的健康管理包括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能够独立处理、承担一些生活中的挫折或压力,让病人保持康复的状态。”司天梅强调。

       远离抑郁症 记准“三不”原则管理情绪

       中医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理念在精神卫生领域显得相当重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防范抑郁症呢?

       “不要等到疾病进展到很重了再去治疗,同时,一定要综合治疗效果才会更好。”杨甫德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学会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心存喜乐,以平和、积极、阳光的心态来对待自身状况。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睡眠,合理运动,健康膳食。

       杨甫德总结了“三个不”原则,来预防抑郁情绪的发生:对过去不要后悔,对现在不要生气,对将来不要担心。“这是心态调整的一种具体做法。很多人往往是自寻烦恼,明明这个事情过去很长时间,他还会想是不是做得不够好,是不是做得不对,对当下的事情因为别人表情、语气不好,他就跟别人吵架、生气,对未来稍微遇到一些挫折,就不敢面对,这些情绪都不易于抑郁的缓解。调整心态,就会预防抑郁情绪的出现。”杨甫德建议。

       对于已经患有抑郁症的患者来说,易复发也是治疗抑郁症的一大挑战,如何预防抑郁症复发呢?

       据司天梅介绍,在抑郁症长期的治疗过程当中,依从性十分重要。“很多患者没有意识到这是慢性疾病,有改善便自行停药,只要复发过一次的病人,再次复发的风险很高。此外,对于一些女性患者,在月经期前后情绪烦躁,应注意休息。围产期、更年期的女性,患病风险也很高,多去看医生,接受医生的建议和治理,可以避免以前的抑郁波动和加重。”

【责任编辑:民生法制网】 

【抑郁症不仅是“心病” 及早规范诊治摆脱抑郁困扰】 相关信息
  泊子卫生院开展“结核病日”宣传活动 [3-22]
  高温天 警惕胃肠炎和皮肤病 [8-2]
  黑龙江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8-2]
  医保个人账户可提现? [8-2]
  “三伏贴”治百病?这些问题要注意 [7-13]
最新图片新闻
民生法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民生法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民生法制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民生法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它报纸或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民生法制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30日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网站公告 更多>>>
热点图片新闻
永善县召开2017年征兵工作
 

    &nb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法律声明 | 隐私条款 | 付款事宜 | 广告服务 | 理事单位 | 通讯员 | 网站留言 |
Copyright(©)2006-2021 民生法制网 版权所有  IE5.0以上1024*768分辨率最佳
本站网络实名:民生法制网 网站法律顾问:柯彬慧  备案经营许可证号:豫ICP备1804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