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生法制网 - 关注民生 弘扬法制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焦点关注 | 法制新闻 | 新法速递 | 法案释疑 | 普法社区 | 律师之窗 | 经济与法 | 司法前沿 | 检察风云 | 法苑撷英 | 警界采风 | 学术论文 | 新闻调查 | 红绿灯 | 法制故事 |
  房产 | 食品 | 旅游 | 汽车 | 教育 | 环保 | 健康 | 保险 | 就业 | 体育 | 互联网 | 人物 | 文化 | 金融 | 娱乐 | 女人 | 活动推介 | 网站公告 | 法律服务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教育 > 正文内容
会员帐号: 登录密码:
时评:手机游戏改变孩子历史观?
发布时间:2017/3/31 11:23:54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佚名  视力保护色:
浏览次数:11761次 【大字 中字 小字】【打 印

  荆轲竟然是女的,诗仙李白变成了刺客,名医扁鹊是用毒高手……这样的角色错位会不会让你大吃一惊?据媒体报道,一款名为“王者荣耀”的手机游戏时下大热。角色名字都取自中国历史和传说中的著名人物,可在游戏中,从形象到内容都与历史或传说完全不符合。对此,是否要全盘否定,到底应该怎么看?

  手游不是历史的调色板

  邓海建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基本要素构成了历史的经纬。

  爆款手游却在这些要素上做文章,除了教坏小朋友、颠覆历史观,何来文化价值理念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荣耀”可言?连成年玩家都在感叹“自己对这些人物的历史都混乱了”,那么,玩“王者荣耀”的小学生们,还能愉快地学好历史吗?

  下面这些现状令人如芒在背:数据显示,这款手游玩家过亿,2016年全年收入为68亿元,占2016年手游总收入的17.7%。虽然官方提示“王者荣耀”面向16岁以上的玩家,但根据浏览指数平台上的年龄分布,却是11岁至20岁的用户比例高达54%。一些家长告诉记者,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都热衷于玩这款游戏。

  游戏固然不是洪水猛兽,但对于历史缺乏正确认知的小学生来说,这种强化历史穿越的游戏,说它是学校历史课的敌人怕还是轻了。道理很简单:一则,小学生正处于“三观”构建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常识教育中的任何解构性强化、娱乐性调侃,都可能成为知识与价值教育中根深蒂固的负能量。当李白、赵云、孙悟空穿越时空集体“混战”,当妲己、貂蝉、狄仁杰在N次元爱恨痴缠……等到课堂上再出现这些名字,孩子们的大脑不会分裂混乱?

  二则,对历史及历史人物的敬畏,是文化传承的底线。司马迁眼里的历史,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列夫·托尔斯泰则认为,“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常识上的误读可以纠偏,价值观上的滑坡则难以修补。在这个问题上,荆轲、李白等历史人物,显然与孙悟空等文学形象不是一个概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就是对历史有敬畏、对传统有方向;而随意涂抹或戏说历史,无异于抛弃优秀文化传统。

  当历史被手游“整容”,文化就被商业“毁容”。格调低俗不说,更是误人子弟不浅。

  在这个问题上,凸显了双重责任问题:一是企业社会责任阙如。文化传承,成也游戏,败也游戏。“飞花令”这样的诗词对答游戏,涵养民族诗心;“王者荣耀”这样的拿历史开涮的游戏,却给青少年的历史观挖了个大坑。在双创潮流之下,尤其是历史文化类精神产品,更要“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这规矩就是遵循文化历史规律,恪守基本价值情怀。商业有伦理,创新有边界。把心思花在形成自己独有品牌上,少在历史里蹭暖揩油,这才是长远之计。二是市场监管与文化监督的缺位。不少网友说,“应禁止未成年人玩这款游戏”。当然,因噎废食确实不理性,但分级管理显然迫在眉睫。事实上,在德国、澳大利亚等国,严格的游戏分级制度早就成为青少年权益的守护者之一。而对于手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监管更要及时祭出罚单。(作者邓海建,系媒体评论员)

  不必放大手游的教育功能

  刘义杰

  近些年来,不管是国产电视剧,还是从国外引进的电影,都热衷于改编文学作品,很多时候也获得了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视。但由此认为游戏“误人子弟”,“抛弃历史文化传统,割断民族文化血脉,让我们的文化发展迷失方向和目标”则有点小题大做,是太“高看”手机游戏的影响力了。

  人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也是如此。玩这些游戏的青少年,可能对这些历史人物认识不全面,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以后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认知。现在的孩子不可能因为玩了一款游戏,就认定历史中的荆轲是女的,诗仙李白成了刺客,游戏在他们看来就是游戏。更何况,随着知识的积累,认识的增长,正确的知识逐渐会覆盖错误的知识。

  以孩子们的视角来看,游戏产品只是普通的文化产品,它很难起到“教育读物”的作用,就像小时候我们玩捉迷藏、打雪仗,本身就是为了娱乐。在此,我们不必过度放大其教育功能,要意识到,如一些专家所提到的,让游戏担当历史教育是不现实的,毕竟游戏很多时候仅仅是满足孩子玩耍的天性而已。培养孩子对历史的正确认知,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责任,家长和教师应当主动承担起教育责任。如果家庭和学校教育做得足够好,大可不必担心游戏会干扰孩子对历史的认知。

  一定程度上说,对游戏产品的担忧恰恰说明当下正常渠道的历史教育存在不足。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小时候都爱读《三国演义》、金庸的小说,听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各种评书,这些作品和艺术形式对历史人物均有较大的演绎甚至夸张,但它们一样是受人们欢迎的,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历史认知。

  其实,现在人们最该关心的是,如何激发青少年学习历史的兴趣。试想,假如我们小时候没有以上那些作品和艺术形式,很多人将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如果不去学习历史知识,又何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这一点上说,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不是应该趁热打铁,借助该游戏引导孩子们多看历史方面的书籍,学习严肃的历史知识吗?如果这些事情没想到、没做到,去过度阐释一个游戏的危害是没有意义的。

  总的来说,“王者荣耀”这款游戏的一些做法是不妥的,有必要批评,但没必要上纲上线,更不能借此打击、封杀流行文化。这样做只会带来中小学生的抵触、反感,激发不必要的代际矛盾。毕竟流行文化或者说游戏,本身就是为了娱乐休闲,成人没必要试图将所有的游戏都定位为教育的工具。(作者刘义杰,系出版社编辑)

【责任编辑:民生法制网】 

【时评:手机游戏改变孩子历史观?】 相关信息
  紫云自治县教育系统召开新冠疫苗接种暨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议 [3-25]
  紫云自治县举行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资助业务培训 [3-18]
  上海重拳整治教育培训机构 “拔高”需求关不住? [8-8]
  思考:清华北大不对参观者作限制又会怎样? [8-8]
  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何被“歪楼”?如何“好心”做“好事”? [8-8]
最新图片新闻
民生法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民生法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民生法制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民生法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它报纸或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民生法制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30日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网站公告 更多>>>
热点图片新闻
永善县召开2017年征兵工作
 

    &nb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法律声明 | 隐私条款 | 付款事宜 | 广告服务 | 理事单位 | 通讯员 | 网站留言 |
Copyright(©)2006-2021 民生法制网 版权所有  IE5.0以上1024*768分辨率最佳
本站网络实名:民生法制网 网站法律顾问:柯彬慧  备案经营许可证号:豫ICP备18042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