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民生法制网 - 关注民生 弘扬法制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焦点关注 | 法制新闻 | 新法速递 | 法案释疑 | 普法社区 | 律师之窗 | 经济与法 | 司法前沿 | 检察风云 | 法苑撷英 | 警界采风 | 学术论文 | 新闻调查 | 红绿灯 | 法制故事 |
  房产 | 食品 | 旅游 | 汽车 | 教育 | 环保 | 健康 | 保险 | 就业 | 体育 | 互联网 | 人物 | 文化 | 金融 | 娱乐 | 女人 | 活动推介 | 网站公告 | 法律服务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民生频道 > 互联网 > 正文内容
会员帐号: 登录密码:
转战线上 手机膜暴利全靠炒概念
发布时间:2017/2/24 13:18:26 信息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佚名  视力保护色:
浏览次数:12701次 【大字 中字 小字】【打 印

  “玻璃”、“大屏”属性的智能手机快速崛起,催生了手机贴膜市场。几年前智能手机双面玻璃设计,更是一度让街边贴膜成为发家致富的新途径,巨大暴利产生的很多街头贴膜摊也曾成为马路上的一道风景。但记者日前走访发现,以往天桥上、十字路口、地铁口手机贴膜摊随处可见的场景已然渐渐消失,而这种现象并非手机贴膜无利可图,只是随着企业挤压和网购的发展,转移到了线上,整个行业不仅暴利依旧,同时也延伸出更多的市场乱象。

  暴利依旧

  因为大屏容易摔碎、留下划痕不美观,几十元的贴膜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而火爆。前几年,关于贴膜致富的励志故事层出不穷,比如“贴膜让小伙致富:3年赚两套房”等诸如此类相关新闻一度引发舆论关注,天桥贴膜哥轻松月入万元的各种创业故事版本也曾是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但是到今天,关于手机贴膜行业的励志故事已经淡出人们视野。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北三环周边路段,往年诸多的手机贴膜地摊已经不再,而在一家小规模商场中,入口处虽然有一个摆满了手机膜和手机壳的柜台,但几乎无人问津,甚至都没有销售人员。记者观望一段时间,才有一个旁边销售手机的员工过来询问是否需要购买产品。

  街边摊和门店生意不好,并非市场需求不足,也不是行业利润缩水。北京商报记者随机调查了30位用户,其中12位为手机贴膜,用户需求旺盛。另外以iPhone 7 Plus为例,在上述商场中,临时销售员工表示,目前主推三款膜,普通钢化膜60元,抗蓝光膜199元,防爆膜199元,并强调都是统一定价。

  一位从业人士则给北京商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从进货价来看,普通的iPhone 7 Plus钢化膜裸膜进货价只要1元左右,加上包装和酒精包、除尘贴等贴膜配件,也就2元左右的成本,至于抗蓝光膜、防窥膜、防爆膜,加上包装和配件一套下来,成本也就六七元左右。对比上述价格来说,不管是普通钢化膜还是抗蓝光膜等,可谓是十足的暴利。

  该从业者还表示,除了iPhone膜之外,华为、OPPO、vivo、金立、小米、魅族等手机膜价格也都相差无几,一些因为新出产品或者冷门产品,成本可能会贵个1-2元,也有些会更便宜,总之手机膜的成本整体并不高,没有外界想象中的富含高科技。

  需求两极

  一边是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另一边则是街边摊和实体店消失。主要原因是实体店和街边摊贴膜的人少了。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指出,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时候,产品平均价格较高,很多用户出于爱惜手机等考虑贴膜,同时又怕自己贴不好,所以寻求街边甚至门店贴膜。但随着手机贴膜行业普及,大家都知道这并不是什么技术活,手机膜也都自带清洗贴膜的配件,消费者更加倾向于网上购买,自己贴膜,不仅价格更便宜,还有更多的选择。

  除了消费者需求转移外,一些企业活动和手机厂商,则进一步压缩了街边摊的生存空间。如苏宁曾推出免费手机贴膜服务,很多O2O地推或者企业活动,都曾一度推出免费贴膜的服务。另外,如OPPO、vivo、一加等手机厂商,手机产品在出厂时就自带贴膜,而且OPPO体验店还提供一年四次的免费贴膜服务。很大程度上提前化解用户贴膜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贴膜街边摊大幅减少,但是贴膜市场的概念横飞、天价膜等乱象却并没有随之而消失。北京商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贴膜市场仍旧处于两极分化情况,一方面是10-30元左右的产品成为市场的主力军,而另一方面则是动辄500元、600元的天价膜。

  北京商报记者在京东上看到,在手机膜品类中,按照销量排名,前十名中有八款都是iPhone手机膜,另外一款是小米5钢化膜,一款适用于三星S7 edge的前后全套膜,价格方面,除了三星S7 edge的前后全套膜售价高达78元外,其他的手机膜售价都在19-29元间,其中包括钢化膜和抗蓝光膜。此外,记者在京东上也看到了售价高达598元的“普利邦手机钢化膜纤薄3D高清防爆全屏膜”,适用于iPhone 7 Plus,还有售价348元的号称日本制造的钢化膜,而这些天价手机膜的材质都是钢化玻璃。

  概念牟利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用户给手机贴膜的主要需求有两点,一是防止划伤,影响机器的美观,另外,就是防止碎屏。

  手机膜简单分类来说,有普通软膜和玻璃膜。其中软膜有高透膜、磨砂膜、镜面膜、闪光膜等,这类膜主要就是防止屏幕划痕,也是早期手机膜市场主力军。玻璃膜也就是目前主流的钢化膜,核心就是防摔。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具体去购买手机膜的时候,却往往会看到各种各样概念膜。如防蓝光、抗爆、碳纤维、丝印、全屏3D曲面、冷雕、热弯双面胶等,其中很多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一些工艺名称,如丝印、冷雕、热弯双面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能。

  其中备受用户关注的就是抗蓝光膜,抗蓝光膜的热销一定程度也是源自于用户对手机屏幕产生蓝光的担心,同时一款防蓝光膜价格也往往是普通钢化膜的四五倍,那么防蓝光膜真的有效吗?

  杭州市科协合办的好奇实验室实验结果则显示,防蓝光膜对蓝光几乎没有抵御作用。实验室在市场上随机购买了多款防蓝光手机膜和一款高清膜,通过光谱分析仪显示,防蓝光膜和普通高清膜对于蓝光的降低效果差不多,甚至还比不上家里使用的保鲜膜。

  至于手机蓝光危害,专业人士则表示不用过于担心。浙江大学光电学院教授牟同升表示,通常情况下,蓝光对人体伤害来源于两点,一是高强度,如LED照明灯,光线中含有大量的蓝光可能导致视网膜受损,国家对照明产品的蓝光有着相关规定。二是长时间接触,长期接触蓝光可能会对人体的内分泌、免疫激素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强度方面,手机发出的蓝光对视网膜组织的损伤远达不到危害的量级。至于长时间接触,则建议消费者晚上尽量不要长时间玩手机。

  此外,防蓝光膜不仅没有防止蓝光的效果,而且会加剧眼睛的疲劳。眼科医生表示,使用防蓝光膜,就好比戴太阳镜,所有的光线都会同时降低,画面饱和度看起来会很低,为了看清,眼睛反而需要花费更多力气看东西,更容易疲劳。医生提议,与贴膜护眼相比,经常休息眼睛更切实际。

  业内专家建议,很多天价膜往往就是借概念来牟取暴利,故意夸大一些危害和功效,但实际上对于消费者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消费者在购买手机膜时需要警惕这一情况,不要过于迷信商家的宣传。记者 陈维

【责任编辑:民生法制网】 

【转战线上 手机膜暴利全靠炒概念】 相关信息
  互联网金融业“资产荒”荒在哪 [8-2]
  富士康赴美建厂,中国制造业该反思什么 [8-2]
  电商纷纷放言零售革命 新零售浪潮还会远吗? [8-2]
  即便取代脑力劳动AI还不能“打动”人心 [7-13]
  共享经济抢眼 人工智能吸睛 [7-13]
最新图片新闻
民生法制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民生法制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民生法制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民生法制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它报纸或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民生法制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30日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网站公告 更多>>>
热点图片新闻
永善县召开2017年征兵工作
 

    &nb


关于本站 | 服务热线 | 法律声明 | 隐私条款 | 付款事宜 | 广告服务 | 理事单位 | 通讯员 | 网站留言 |
Copyright(©)2006-2021 民生法制网 版权所有  IE5.0以上1024*768分辨率最佳
本站网络实名:民生法制网 网站法律顾问:柯彬慧  备案经营许可证号:豫ICP备18042000号